1. 首页 >> 百科知识

(羊肚菌栽培技术及配方)羊肚菌林下栽培

羊肚菌是一种珍稀食用菌品种,因其菌盖表面凹凸不平,形似羊肚而得名。羊肚菌在山火后的两到三年内产量极高,所以北美采摘者会根据山火采集羊肚菌。但当火势得到控制后,在同一区域内,其增长会逐年减少。那么如何培养羊肚菌呢?让我们互相了解一下。

羊肚菌的

生态条件

1.温湿度:羊肚菌属于低温高湿真菌,春季3-5月雨后常有,秋季8-9月偶尔有,但数量很少。羊肚菌生长期长,需要较低的温度和较大的温差,可以刺激菌丝分化。其菌丝生长温度为21 ~ 24℃;第一个核的形成温度为16 ~ 21℃;子实体形成和发育的温度为4.4 ~ 16℃,湿度约为65% ~ 85%。因此,栽培时间应尽可能在11月至12月。

2.阳光:弱散射光有利于羊肚菌子实体的生长发育,强直射光则有不利影响。

3.土壤:土壤PH值应在6.5 ~ 7.5左右,中性或微碱性有利于羊肚菌的生长。羊肚菌通常生长在石灰石或白垩土中。在腐殖土中,可以生长黑色、黄色壤土和沙质混合土。

4.空 gas:羊肚菌很少在暗处和落叶层较厚的地方发生,或者发生质量较差。充足的氧气对羊肚菌的正常生长发育至关重要。

羊肚菌栽培技术

1、栽培料配方

①锯末75%,麸皮20%,磷肥1%,石膏1%,腐殖质3%。

②棉籽壳75%,麸皮20%,石膏1%,石灰1%,腐殖质3%。

③玉米芯40%(粉碎),锯末20%,豆皮15%,麸皮20%,磷。

肥料1%,石膏1%,糖1%,草木灰2%。你可以选择以上三种培养材料中的一种。料水比为1∶1.3,含水量保持在60%。

2.培养方法

(1)熟料装袋栽培

将原料混合均匀,使用17次;33cm聚丙烯或聚乙烯塑料袋,每袋约500 ~ 600克,然后高压或常压灭菌。灭菌后接种,22 ~ 25℃培养,菌丝饱满后延长培养5 ~ 6天,使菌丝充分生长,即可进行培养。

①室内脱衣修炼。菇房消毒后,先在每个床面铺一层塑料薄膜,再铺3cm厚的腐殖土。展平后,将去掉塑料袋的菌棒一根一根的排列在床上。一般一平米的床面可以摆40根菌棒。菌棒排出后,轻喷一次水,覆土3-5厘米,表面覆盖2厘米厚的阔叶树落叶,保持土壤湿润。空空气湿度85%-95。

②室外套袋栽培。室内培养的菌棒也可以搬到室外培养。选择3阳7阴的林地作为边界,边界宽1m,深20-25cm,长度不限。完成边界后,喷洒或轻浇一次,用10%石灰水杀灭害虫和杂菌。除袋出菌棒的方法和室内培养一样,只是底层不能铺塑料薄膜,但要注意畦内的温度变化,防止阳光直射。

(2)室外原料栽培

选择室外土质疏松湿润、排水良好的地方,挖一个深20-25 cm的坑,先用水湿润坑底,按比例称取上述任一配方,加水拌匀,底部铺一层料,压平约4-5 cm,用菌种(12 &倍;28cm)2袋,掰成核桃大小的菌块,均匀铺在料上,再铺上一层薄薄的细腐殖土。然后在上面铺第二层材料,还是厚的。

4 ~ 5 cm,展平后再用同样方法播种。播种后,用3 ~ 5厘米厚的疏松腐殖土覆盖,再覆盖一层阔叶,保温保湿。覆盖后适当撒些水,在叶子上盖些树枝,防止人或牲畜踩踏和阳光直射。


版权声明: 本站涵盖的内容、图片、视频等数据系网络收集,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。若涉及版权问题,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!谢谢大家!